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557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455篇
地球物理   562篇
地质学   1206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42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西秦岭西成地区泥盆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秦岭“西汉水群” 的地层时代和划分对比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层的岩性特征、生物群、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重建了地层系统,并首次研究了本区的牙形石,确定了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指出前人建为上、下关系的“洞山组(D_3)”、“西汉水组(D_2~2)”和“安家岔组(D_2~1)”实属同期异相地层。新的地层系统包括黄家沟组、红岭山组和双狼沟组。中、上泥盆统界线在红岭山组中部。  相似文献   
992.
泥河湾地区晚上新世一个新的地层单位——稻地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了河北泥河湾盆地的一个新的地层单位——稻地组。在四个实测剖面上对稻地组进行了分层描述,根据其岩性、化石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接触关系,确定了该地层组的含义,并对其时代(晚上新世)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文中给出了在海洋测量中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伪距以及伪距和载波相位相结合进行定位的数学模型,并用这些模型分析了TL-4100接收机在地面点上70分钟的单点实测资料。分析指出,考虑高程先验信息时,消除了目前P-码三维单点定位特有的零定位现象,并使定位的平面精度优于±5米。P-码伪距和载波相位相结合的单点定位,可以达到优于±0.5米的重复精度。  相似文献   
994.
The formation of the Cenozoic N-S striking rif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the consequence of continuous contraction after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recent years, geochronology, structural geology, 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onset timing,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N-S striking rifts, and the N-S striking rifts are related to the deep dynamics in Tibet. However,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S striking rif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onset timing, mechanis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ep layer of the plateau: the main extension period of the N-S striking rifts is Miocen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its formation are complex and may be variou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N-S striking rifts have a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potassium and ultrapotassic rocks in the plateau, and their distribution may be affected by high-conductivity and low-velocity bodies. Based on existing knowledge, more precise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deep process detection, and numerical modeling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N-S striking rifts.  相似文献   
995.
杜金林  潘乃先 《气象学报》1987,45(4):485-488
热敏电阻因温度系数大,尺寸小和价格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电阻和温度呈非线性关系 (1)式中T和T_0为绝对温度,R_(T_0)为参考温度T_0时的热敏电阻阻值。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和限制。 不少作者研究过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线性化问题。Beakley分析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惠斯  相似文献   
996.
Ertixiite (Na2Si4O9), a new mineral found in a miarolitic cavity of the Altay Pegmatite Mine, Xinjiang, China, is associated with topaz, apatite, quartz, cleavelandite, etc. The mineral is white, granular, and transparent. HNV=570.08?850.96 kg/mm2 (Moh’s 5.8?6.5), D=2.35, N=1.502. Cubic system,a=5.975 Å, V=213.311 Å, Z=1,D x =2.34g/cm3.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rtixiite (the average of six samples) is: Na2O 17.97, CaO 2.82, SiO2 77.86, Al2O3 1.45, FeO 0.05, total 100.15. The strongest lines in the X-ray powder pattern are 3.443(2, 111), 2.647(2. 210), 2.674(2,210), 1.996(8,221), 1.798(10,311), and 1.492(2,400).  相似文献   
997.
地物微波反射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对于地物微波反射率特性进行了原理和实验的研究。为此研制了微波反射率仪,讨论了近场反射过程中的微波辐射传输,对于X波段的地物微波反射率特性进行了测量,包括水、砂土、水面油污等,测量结果和理论预期是符合的。本文讨论了反射率特性及其在微波遥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多波束测深在海洋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了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几个典型的海上勘察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海洋环境勘察环境、填海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以及工程勘察中的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9.
西藏高原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军 《应用气象学报》2003,14(4):437-444
利用中国西藏高原25个台站1971~2000年月平均最高气温 (Tmax)、最低气温 (Tmin) 及气温日较差 (ΔT),分析了西藏高原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结果发现,西藏高原普遍存在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Tmin增暖以秋季最为明显,ΔT显著变小主要是由于Tmin明显增暖引起的。Tmin的上升幅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Tmax在3000~4000 m地区增温最大,而ΔT在4000 m以上呈显著的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开发广东省空中水资源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干旱和水资源状况出发,探讨了广东省开发空中水资源的必要性。从理论、技术、实践和人工增雨潜力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实施人工增雨,开发空中水资源的可行性。结合目前人工增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东省开发空中水资源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